新农村规划-皇冠球网的网址

新农村规划-屯佃


. 现状概述
(一)地理位置
西北旺镇位于海淀新区的东南部。
屯佃村位于西北旺镇西部,离镇政府4km,离海淀核心区12km。屯佃村处于西北旺镇与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四镇交界处。在西北旺镇镇域内部与永丰屯、六里屯、亮甲店村相邻。
屯佃村对外联系主要通道为北清路、上庄路。
(二)自然条件
1.
气候气象
西北旺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以北和西北风为主,夏半年多偏南风。西北旺镇年平均气温11.3度,年平均降水量549.9mm~633.6mm,无霜期195~220天。
2.
地形地貌、水系
屯佃村位于海淀山后地区的平原区,海拔高度在44m左右,南部稍高。
村庄东侧有团结渠,南北连通京密引水渠和南沙河,村域内长度约1.5km;村西有大寨渠,向北通往稻香湖,村域内长度约1.8km

3. 工程地质及自然灾害
西北旺镇域内,从屯佃村-大牛坊村,推测有一条断距不明的第四纪活动断裂带。屯佃村土地为类工程地质,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地区;土壤为黄沙土、黑褐土。
(三)土地使用
屯佃村村域面积441.6公顷。
村庄西北部和东南部各有1处非本村居住小区蒲柳人家度假区和千秋花园,都建于1998年。蒲柳人家度假区占地25亩,现有住户25户,总人口约100人,主要为本区或其他区县拆迁人口居住;千秋花园小区占地14亩,住户145户,约300人,主要为外来人口居住。
村庄现状闲置地较多,主要分布在村庄内排水沟两侧和北清路边沟旁。
(四)人口
屯佃村共有村民1289户,总人口2552人,其中农业人口1862人,非农业人口690人。全村劳动力有1250人。
根据调研问卷的分析村民年龄情况、文化素质和职业情况。
本村20岁以下人口占12.2%20-39岁人口占33.6%40-59岁人口占41.0%60岁以上人口占13.2%。从村民年龄结构看,屯佃村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村民文化素质方面,初中文化占40%,高中/中专和大专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5%15%
从村民劳动力人口职业构成看,30%的从事农业生产,学生占了2%,工人占12%,三产服务人员占14%,无业人员占30%,无业人员比例较高。从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就业情况看,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无业比例分别占各自人员的30.2%12.6%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村民住在本地的意愿非常强烈。

本村有大量外来人口,统计约有4000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人员有2193人。外来人口18岁以下占9.8%18-30岁占48.5%30-50岁占39.4%50岁以上占2.3%,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这部分人口主要在本村或附近地区务工、从事服务业、务农。
蒲柳人家度假区人口约100人。
综合上述情况,村域内现状总人口为6650人。
(五)经济发展
屯佃村2006年经济总收入为1.25亿元,其中村集体收入为181万元,2006年底村集体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根据村委会的介绍,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出租,包括工业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出租。其中农业用地出租占村内现状农业用地的较大比例,租赁方还未进行投资,暂由农户认养种植。
屯佃村农业种植主要水稻、玉米、大豆、果树等作物,有特色农产品蘑菇、冬枣、杏等。村庄西侧有蘑菇棚一处。
根据村委会提供资料,本村现有企业74家,一部分为原村集体企业股份改制,其他为外来投资兴办企业。企业业务以建材、机械设备生产为主,以及塑料、沥青混凝土和洗涤产品的生产加工等。各企业从业人员为514人,其中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117人。
根据村委会提供的资料,2006年村民人均出收入为6911元。
根据调研问卷的统计,屯佃村村民家庭年均净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占26.7%6000-10000元的占14.1%2000-6000元的占33.9%2000元以下的占25.3%
(六)道路交通
本村对外连接的主要通道为北清路经过村庄北面,上庄路经过村庄东面。现状有642303652三路公交车,通往上地、颐和园、万泉河等地,分别在村庄北侧和村庄南入口处有公交车站,公共交通能满足村民的出行要求。村庄北部、东南部各有一处主要入口,北部入口从北清路辅路进入,交叉口距离长,从东侧来的机动车多在村庄东北侧的交叉口逆行进入村庄;东南部入口堵塞,通行不畅。
村庄道路从1997年开始陆续改造,现在大部分已硬化,主要道路长度约2万米。主要道路配有路灯。
根据村民反映和现状调研,现状道路交通主要问题为:公交车不方便;村庄入口通行不便;村内道路通行不够通畅。两侧用地被占用较多:违法加建、小摊、停车、杂物、垃圾等,对道路的通行有较大影响。缺少停车设施;部分道路损坏,需整修;道路环境较差,垃圾影响大;道路两侧缺少绿化。
(七)市政设施
1.
能源
村民生活能源主要为液化气、煤、电。做饭采用液化气灶、煤炉或电器的家庭比例分别为81%38%26%。根据问卷调查,村民家庭拥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比例为88.6%
2.
供水
村庄东侧、西侧各有一口井作为全村的用水来源,井深超过350米。村庄原来水质较好,由于村东南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村庄水质受到污染,水井也越挖越深。水井处各有一座水塔,现已不用,采用变频泵供水,24小时不间断。农田灌溉有9口井,现状有3口井在使用。村民生活用水和村庄内工业用水都由2口水井供应,总出水量为130立方米/小时,合3120立方米/日,由于漏水严重,没有余量储存。
供水管线为1995年全村统一建设,现已老化。管网分干管、支管、胡同管、入户管等几级,管径分别为6寸(200mm)、4寸、2寸、6分。村干部反映全村有太多,而且一些管线用地已被加建房屋占用,无法修理完善,造成现状供水管网漏水严重,供水水压不够。
3.
排水
村庄排水为雨污合排。村庄西部、中部、东部各有1条沟渠,向北排入北清路边沟,稻香湖、南沙河;部分道路两侧有排水沟;生活污水由暗管排入道路边沟。村庄排水沟主要为2003年后逐步修建,排水明沟长度约为4500米,暗沟长度约为12000米。
现状排水沟的主要问题有:杂物等堆积在排水沟中,对排水有较大影响,有严重的积水现象;排水沟成为垃圾滞留处,而且很臭。


4.
电力电信
村域北部有110kv的高压线通过。村庄供电来源于永丰基地和温泉镇35kv变电站,村庄企业用电和生活用电分开,电力线为架空明线。现状供电能满足村庄需求,村民反映购电较远,不方便。
根据村委会提供资料,有860户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约占村民总数的67%。村内已通网络,约800户村民安装。
村庄没有专门的邮政设施,村委会传达室为村民提供寄信和收信服务。
5.
采暖
冬季91%的家庭采用烧煤取暖,一个采暖季需要2500元左右烧煤费用。根据问卷调查,采暖效果不好。白天和夜晚室内温度在16度以下的家庭分别占49%62%
6.
垃圾环卫
村东南部有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根据问卷调查,约85%的村民认为难以忍受垃圾填埋场对生活的影响,有35%的村民表示因此而不愿在本村居住。村北有垃圾中转站,负责本村和附近几村垃圾中转。村中有集中的垃圾池61处,有5个垃圾车负责每天清理。
村内乱扔垃圾现象多,垃圾池没有有效使用。垃圾不能及时的清理,对村庄环境有较大影响。

7. 粪便处理
根据调研问卷统计,45%的家庭使用自家旱厕,48%的家庭适用自家水冲厕所,5%的家庭使用水冲式公共厕所。厕所没有统一的管网设施。
(八)公共服务设施
1.
行政办公设施
屯佃村行政办公设施主要为村庄中部村委会和居委会。
2.
医疗设施
村医疗室在1998年建设,现有3名医生,基本满足村民日常小病的需求。村民生大病常去解放军309医院或永丰医院就医。
根据村委会提供资料,本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1860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300人。
3.
商业设施
屯佃村商业设施较多。
北清路北侧有现状早市。早市在90年代初在村庄内形成,1997年搬到北清路以北。开市时间为每天600~1130,主要进行商品批发。经商人员主要为外来人口,本村有30多人。
村委会南侧有夜市,于2003年建设。开市时间:每天1300左右开始,主要进行商品零售。经商人员主要为外来人口。
村委会前主要道路、村庄东南部入口处有集中商业设施,超市、饮食店、药店、浴室、理发店、家电维修、照相馆等,设施种类丰富。
另有多处零散商业设施分布在村庄各处,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4.
文体活动设施
村委会北侧有健身广场,面积710平方米。
村委会南侧有新建文体中心,能举行较大规模的演出。文体中心内另有乒乓球室、图书室、棋牌室等。本村有一个评剧团,2006年正式成立,有26名成员,在节日时进行演出,也在附近其他村庄进行演出。
村内另有多处娱乐设施,分布在村庄各处。

5.
教育设施
本村有小学2所,幼儿园2所。
屯佃小学成立时间较长,于1984年由村庄东侧搬至现状村庄东南部。现有14个班级,460名学生,其中本地学生91人;有教师30名。
永丰实验学校位于村庄西南部,于2005年成立,为私立学校。现有16个班,680名学生,其中675名为外来学生。
村委会处有幼儿园1处,有12名学生,其中6名为本村学生;教师2名。
北清路以北有亲亲宝贝幼儿园,于2000年成立,有学生42名,其中本村学生11名;教师3名。

6. 浴室
公共浴室3处,个人承包经营。卫生条件较差。
7.
公共厕所
村庄内有简易公共厕所9座,村庄北侧早市旁有环卫局新建公共厕所1处,条件较好。
 

根据发放的问卷调查,村民最急切希望马上改造的设施是:道路设施(60.2%)、垃圾收集(50.8%)、污水排放(42.0%)、供水饮水33.7%)、医疗站(26.0%),其次比较多的是:雨水排放(22.1%)、集贸市场(19.9%)、停车设施(16.0%)、村庄照明(13.3%

(九)公共福利
主要为老人的退休金发放(农村户籍村民中,男性55岁、女性50岁之后每月领取退休金200元)、五保户有4人。
(十)住宅情况
村内现有村民住宅用地37.45公顷。据问卷统计,宅基地在200平方米以下住户只占25%75%农户实际宅基地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82%的家庭住宅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
根据问卷统计,村民住宅约62%90年代之后修建的,30%的住宅是80-90年代之间修建的,80年代以前的住宅占8%。建筑造价方面,通过问卷统计,村民在2000年后修建的住宅,约45%花费15万元以上,32%花费10-15万元。
在对住宅各部分评价的调查中,住户对现状住宅最不满意的部分为卫生间(25.7%)、厨房(19.3%)。
 

. 规划依据、原则和规划范围
(一)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海淀新区整合规划》(2005-2020年);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2003.5
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规。
(二)规划原则
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突出建设重点,优先解决农民最迫切要求改善的方面。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保证近期建设项目的完成。
统筹城乡发展,与城市规划近远期发展相协调,避免投资浪费。协调村庄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实现充分衔接。
严格保护耕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规划建设充分体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原则。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防止大拆大建,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稳步推进村庄各项建设。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屯佃村行政管辖范围,为4.42平方公里。
 

. 现状分析与规划目标
(一)现状分析
1.
上位规划对屯佃村发展的说明
根据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要通过规划合并来减少现有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屯佃村处于其中温泉至南口楔形绿色限建区。
根据海淀新区整合规划,远期屯佃村将搬迁至西北旺镇大牛坊村。村域东南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要扩建, 500m内的范围为限制建设区。
2.
村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该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农业收入低,村民失业比例高。村庄农业用地大部分出租,再由部分农户认养种植;由于出租的关系,村内无法农业用地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导致土地效益很低。
2)
村庄基础设施特别是给排水设施条件急需改善。
3)
村庄环境急需治理。

(二)规划目标和定位
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以近期村庄环境整治改造为主。
(三)近期规划策略
1.
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
1)
合理利用农业用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扩大农业规模和经济水平。
2)
根据区域生态建设要求,在控制第二产业用地的前提下,结合区域产业布局,依托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屯佃村第二产业向无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村民就业。
3)
积极发展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促进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4)
加强村民就业培训,积极引导村民依托周边产业发展的需求解决就业。
5)
对村民租房等收入方式,应合理进行引导,并加强住宅的安全性和规范管理,保证人口的居住生活安全。
2.
村庄环境治理
解决村庄污水、雨水排放、垃圾收集,进行闲置土地的整理和利用,完善开放空间建设。结合村庄内主要沟渠的整治,进行村庄绿化带和室外休闲空间建设。
3.
村庄公共设施建设
结合村庄的现状,进一步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增加公共设施的种类和易用性,使公共设施的服务更方便适用。
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对外的交通连接,构建合理、便捷的交通体系;结合用地规划和村里现状道路的条件,加快村庄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建立内部交通的分流系统。结合道路建设完成村庄市政系统,进行村庄的环境整治,重点进行给水、污水设施建设。


. 村庄规划
(一)人口规模
村庄远期迁并至大牛坊村,本次规划中,人口以现状情况来考虑,为本村户籍人口2552人,外来人口按4000人考虑。村庄总人口按6550人计算。
(二)用地规划和功能布局
结合上位规划远期道路系统和用地布局,规划屯佃村村庄建设用地在现状基础上不扩大规模,通过利用现状闲置地来满足必要的建设发展用地。
保障村域内现状农田特别的基本农田尽量不被占用,各项建设需结合基本农田的保护进行统一考虑。村域内有一条110kv高压线经过,规划控制其两侧各留15米防护范围为非建设区。
村庄外围较分散居住人口特别是村庄东南部靠近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居住村民,应通过本村住宅流转或利用闲置地进行住宅建设,逐步集中在村庄内或搬迁至其他地区居住。新住宅的建设应符合政策各项控制要求。结合政策鼓励村民进行自发搬迁,进入城镇地区居住,并对搬迁后的本村住宅进行流转,满足村庄现状人口的居住要求,尽量减小新的建设量。
村庄农业用地结合农业种植,可配置适宜的配套农业服务设施,设施用地控制在农业用地的3%以内,以不破坏土地耕层为基本原则,可进行非永久性设施的建设。第二产业用地保持现状布局,主要分布在村庄居住用地外围和北清路北侧。控制现状第二产业用地用地和建设规模不扩大,尽量利用现有设施改善生产或进行产业转型。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基本农田规划的部分,应进行拆除并复垦。
沿村庄外部道路和水渠形成防护绿带,沿村庄内沟渠及两侧用地建设室外休闲空间带。
规划道路、沟渠、高压走廊等的防护绿带的建设应结合村域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园地、林地等协调统一考虑,在防护绿带范围内严格控制为非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为基本农田、一般耕地或者园地、林地等用地。
(三)产业发展规划
1.
第一产业
根据海淀新区整合规划,第一产业发展策略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以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沿北清路两侧有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中国农业大学及中草药研究所,建设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和绿色农业园区,在培育新品种、利用新技术上做出示范,带动全区甚至北京市郊区都市农业的发展。
屯佃村是海淀新区内距离市区较近的村庄,村庄紧邻北清路和上庄路两条城市主干路,距离海淀核心区仅12km,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好,有良好的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条件。
依托屯佃村的条件,宜发展都市农业,建立适宜的具有生产、品尝、休闲体验等多功能的农业新区,作为农业的一个增长点。
农业发展目标为服务于城市市场,以高科技指导,以生产绿色精品和观光休闲农业为特色,建设近郊城市型和都市型特点的观光体验旅游农业区、都市农村示范区。重点建设蘑菇、冬枣、黄杏等特色产品种植区,发展以参与农业活动为主的体验农业,如市民农园、采摘园、教育农场;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型农业。
充分利用海淀区的科技优势,与农业研究单位积极合作,以科技为农业发展的支撑,在农业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上求得突破。充分发挥屯佃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特色农业产品上形成规模,扩大本村的农业影响力。并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售卖等附带产业,加强市场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
建立农业小组,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建设管理体系,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各种中介服务。加强农民的专业培训,引导农民自觉转变生产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对农业影响较大的供水问题。
2.
第二产业
根据海淀新区整合规划,未来本区域将大力发展符合新区生态环境要求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屯佃村处于本区域产业发展轴上,东西侧各为永丰产业基地和稻香湖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主要发展环保、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屯佃村现状第二产业以建材、机械设备生产为主,有一定规模,但不是本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宜在现状基础上逐步转型,走上适宜区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本村的经济水平,解决更多村民的就业,扩大村民收入。
3.
第三产业
屯佃村现状第三产业主要为商业批发零售服务。北清路北侧的批发零售集贸市场,现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本村和周边一些村庄的农业产品和日常用品的集散地,在本区域有较大影响。村庄内部现状有规模较小的零售商业和其他商贸服务。
规划进一步发展北清路北侧的集贸市场,改善现有设施和环境状况,建设成为集散和辐射面广、商品容量大、服务功能全和交易规范的农产品和日常用品批发零售市场。发展中小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利用商业网点,为农民开辟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运输、销售等产业,扩大村民就业。
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对村民的小额贷款政策,实施政府采购、增加政府投入,完善政府服务促进村民的小规模产业发展,降低其市场风险。
4.
村民就业
根据海淀新区整合规划(2005-2020年),将加强对本区域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逐步优化人口素质结构,现状农业人口远期全部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在屯佃村村民培训和就业引导中,应重点提高村民就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积极引导村民向专业化农业生产、第三产业就业;依托周边企业相对应的就业培训,加强村民就业转型培训,鼓励村民到周边产业园区就业,为将来村民进入城镇创造条件。
(四)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
村庄外部交通和公共交通
对外交通道路有村庄北侧、东侧有现状城市道路北清路和上庄路,西侧、南侧各有一条规划路。
1)
规划结合村庄改造,近期建设村庄南侧规划路,道路建设满足村庄交通的近期需求,按上位规划要求控制红线。其他对外交通道路近期保持现状,并按上位规划控制红线。
2)
对公交车站进行改造,方便村民出行。
2.
村庄内部交通
在村庄现状道路系统布局基础上进行改善村庄内部道路交通。
1)
对村庄内货运交通和生活交通进行分离,货运交通尽量不进入村庄,减小两者的干扰。
2)
对现状道路质量较差的路段进行修缮,并严格控制道路两侧占用,保证交通的顺畅。
3)
道路改造和市政管线、绿化建设协调进行。
n村庄道路建设改造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
村庄内部道路建设上应突出人行需要,降低村庄道路的建设成本。
——
在不影响地下管网铺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安排路网,减少房屋拆建比例。
——
村内主次道路应通达顺畅,应通过整治改造逐步消灭主次道路的尽端路、死胡同。
——
胡同不鼓励车行,若车行则作为单行道管理。
——
在车行道路的旁边设计排水沟,覆土并绿化,砾石衬底,形成渗水式排水暗沟,建筑基底标高高于场地标高30cm 以上,排水经院落汇集于道路排水系统。
——
道路建设采取单坡单侧排水明沟,原则上南北向的道路往东面坡,东西向道路往北面坡,硬质路面坡度可取2.5%,两侧绿化坡度取3.5%。底层室内标高高于室外标高15cm以上。考虑室外道路排水和绿化效果整洁美观,室外主干路两侧设置侧石,侧石高出路面15cm,绿地高出侧石顶标高5cm
村庄道路分为三级。主要道路总宽度控制为6-8米,路面宽度4-5米;次要道路总宽度控制为4-5米,路面宽度3米;胡同路总宽度控制为3米,路面宽度2米。
3.
道路交通设施
在村庄外围设置3处集中停车场,供村民家用车辆和货车的停放,减小村庄内部的机动车交通流量,提高村庄内部道路的通畅和村民日常活动的安全性。停车场应建成生态停车场,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各类公共建筑应配套各自内部停车场。
结合已有路灯设置情况,根据道路的等级布置,对需要亮化的道路新设路灯,保证全村各街道的夜间照明。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
教育设施
本村有小学2所,幼儿园2所,满足本村及周边村庄、外来人口孩子的就学需求。规划按现状保留。
2.
医疗设施
对现状村委会南侧医疗站进行改造和扩建,在村庄南部安排医疗卫生用地1处,面积约为293平方米。增加医疗设施,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水平,解决村庄人口的日常疾病。
对于村民的较大的疾病,通过较近的专科和综合医院来解决,附近主要医院有解放军309医院和永丰医院。
3.
商业设施
对村庄各集贸市场和商业设施进行规范管理和环境整治,形成村庄内良好的市场环境。
村庄北侧集贸市场已有一定影响力,应改善内部市场性设施,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商贸规模。
村庄内早市和村庄南入口集中商业区是村民日常购物重要场所,应重点进行环境整治和规范管理。
对零散商业设施进行规范。
4.
文体活动设施
1)
室内活动设施
增加文化大院设施配置,完善其综合活动中心的职能,扩大屯佃村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其使用率。以文化大院为基础举办各项活动,丰富村民的文体活动。
积极发展本村的评剧团,保持村庄的文化特色,并与周边村庄增加活动交流,带动本地区各村庄文体活动的开展。
2)
室外活动设施
改善现状村民室外健身广场的设施和活动环境,形成村庄室外健身活动中心。
现状村庄室外活动设施服务范围太大,规划增加室外活动场地和设施布点,在村庄内规划3处广场用地,并利用周边闲置地安排适宜的便民活动设施,方便村民的室外活动。
5.
老人活动设施
在活动设施的配置中,要充分考虑到老人的活动需求。可结合文化大院设置老人活动室。在室外活动设施中,结合绿化休闲带和路边绿化,配置设置适宜老人休闲停留的设施,为老人提供公共交流的场所。
6.
公共活动中心
以现状和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形成4处主要活动场地。
1)
以村委会为中心,形成村庄日常活动中心,主要安排村庄行政办公设施、医疗站、室内和室外活动设施、村庄内部商业服务中心等。
2)
村庄南入口主要为集中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为饮食、日常购物、家电维修、照相、理发等日常服务设施,并服务于村庄周边。

3)
结合村庄中部开敞空间,适当建设商业设施和配置室外活动设施,形成村庄另一处室外活动场地。
4)
沿村庄内沟渠形成村民休闲活动带,从南至北贯通村庄。
(六)绿化系统规划
1.
绿地系统
——村庄外部以村庄四周道路和沟渠整治、防护绿带的建设为重点,结合周围的农田种植,形成环抱村庄的大面积生态系统。
线——村庄内部以排水沟整治为重点,通过对沟渠的清理和两侧绿化建设,以及各级道路的两侧绿地、行道树以及路边开放空地的绿化,形成网络绿带。
——主要利用村庄闲置地建设公共绿地,形成村庄内散布的点状绿地。
宅间院内绿化——利用宅间和院内空地进行绿化,种植各种花草,增加村中的景观和绿化点,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休闲。
绿化系统的建设综合以上面、线、点、宅间绿化的各种绿化形式,注意各种绿化设施的搭配,保证绿化的连续性,力争达到30%覆盖率,形成村庄适宜的绿化环境。
村庄外部道路两侧绿带的建设要考虑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应结合现有农地种植满足防护要求,防止对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过多占用。
村庄内部道路两侧绿化建设,宜结合道路修建小花墙和小花坛,利用灌木和草地花朵等植物进行绿化。
2.
绿化配置
层次——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和层次,包括地表层草本植被、庭院树种和行道树种。
村庄绿化应尽可能利用各种角落和坡地进行多层次绿化丰富景观,在能保留现有植物造景的情况下,不宜再重新种植其他植物,以便保持村庄和自然融合的景观效果。
地表应种植适合北方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的耐干旱植被;宅间或庭院内可种植适宜的果树;对外主要道路两侧可以种植高大的阔叶乔木,以形成林荫道;村庄内部道路两侧则视具体情况,参照庭院树种或主路树种考虑。
树种主要选用果树,应根据果树花期的不同进行有机配置,充分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景观绿化相结合,形成遮荫树丛的同时为村民创造部分经济收入。灌木可以选择西部山区特色的丁香属、绣线菊属、胡枝子、太平花、枸杞以及紫花地丁、二月蓝、蒲公英、野菊等。通过绿化配植构成村内富有层次和季节变化的绿地景观系统。
(七)环境整治规划
1)
对村庄现状沟渠进行整治,结合绿化建设,沿沟渠形成村庄休闲活动带并重点进行绿化、休闲步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形成村民室外休闲活动的重要生态空间。
2)
规划采用现状定点投放,统一收集的垃圾处理方式,对村民生活垃圾进行定点清理,送到村庄北侧垃圾中转站集中,然后运送到六里屯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3)
对村庄现状垃圾收集点进行整治,改造为密闭式垃圾收集设施。对垃圾收集进行规范管理,适当增加管理人员,保证村民生活垃圾的及时清理。在村庄内人流集中的路段,可适当提高垃圾收集的分布密度,方便村庄内人口的日常使用,保证村庄道路、公共空间的环境卫生。
(八)市政设施建设规划
1.
给水
近期用水量按村庄现状人口6650人(包括蒲柳人家居住小区的人口)计算,村民日用水量按100/(人?日)考虑,则近期生活日需水量约为665立方米/日,考虑到屯佃村外来人口的实际数量,适当生活提高日用水量,按照1.2倍预留,约为800立方米/日。产业用水约为1660立方米/日,则总需水量为2460立方米/日。现有供水水源日出水量为3120立方米/日,能满足村民生活和村庄产业用水需求。
村庄北侧沿北清路有现状城市供水管线,村庄供水系统应结合区域供水管网,预留连接口,在需要时使用城市统一供水,保证供水的安全。
村庄供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方式。更换老化的、破漏严重的管道和设备,恢复供水塔的使用,加强供水管网的日常维护管理,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大力开展节水、水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节水措施。
规划供水系统设计为树状管网,尽量沿原有管道敷设。干管管径为de200,配水管按实际情况采用de110de63de32等多种管径,入户管管径为de25,同时供给消防用水的管道管径采用de50。供水管道管材采用upvc给水管。管道埋设深度(管顶埋深),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宜采用1.0-1.2米。
给水管网布置详见给水工程规划图
2.
污水
规划屯佃村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系。
屯佃村近期污水量按供水量的90%计算,为2214立方米/日。规划屯佃村建设污水管网,向北排入北清路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村西侧的现状温泉镇再生水厂。结合道路改造进行污水管线建设,解决厕所、生活排污和村庄产业排污。
具体布置详见污水工程规划图
3.
雨水
雨水排放:结合现状排水和道路改造,在道路一侧建设渗水式排水明沟或暗沟进行雨水排放,再通过村庄主要沟渠向北排入北清路的边沟和村西、村东的大寨渠、团结渠。
具体布置详见雨水工程规划图
4.
电力、邮政电信
1)
电力:现状供电设施能满足村民生活用电和产业用电需求。规划在现状供电设施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并改善管理,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服务。
2)
电信:现状电信设施基本满足村民日常需求,规划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
3)
邮政:村庄无专门的邮政设施,规划在村委会南侧安排邮政用地一处,大小约为140平方米。
5.
能源
1)
沿北清路、上庄路有现状和规划城市燃气管线。
规划屯佃村暂不考虑集中供燃气,保持现状生活能源使用。近期从环境保护的方面考虑,应逐步减少燃煤或柴火等常规普通燃料,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2)
规划暂不考虑集中供暖,仍采取分户供暖。通过住宅节能改造等措施减小采暖能耗。冬季热水供应等考虑采用电力和太阳能相结合的能源供应方式满足需求。
6.
厕所
村庄现状有48%的家庭适用自家水冲厕所。近期完成全部村民厕所的三格化粪池建设,将厕所改为水冲式,配抽粪车定期清理。
村庄公共厕所按标准建设改造,结合公共设施集中的区域布置。公厕粪便纳入村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排放,保证村庄环境卫生。
(九)环境保护规划
1.
环境保护措施
1)
大气环境
逐步改变村庄现有的能源结构,减少燃煤或柴火等常规普通的燃料,大力推广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力等优质清洁能源,减少废气排放量。
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林木植被的覆盖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
水环境
n现状污染治理
从污染源头下手,对村庄东侧、西侧河道进行清淤、净化,改善水体质量。
对村域内各企业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建立村民监督机制,对排放的水质需要进行检测,达到标准才能够排放。
n水资源保护
大力开展节水、水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倡节约用水,建立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加强对现有水面的保护,在规划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严禁侵占、污染水面。对居民区以及各种服务设施所产生的污水,全部统一收集,汇入污水处理厂,深度达标处理。
3)
声环境
屯佃村主要噪声来源为交通噪声。应加强规划区内的道路交通管理,通过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合作,完善交通信号标识,采用设置禁鸣区、禁鸣路段、噪声达标区等手段,使规划区的声环境质量控制在标准之内。
(十)防灾规划
1.
防地震和地质灾害
对于一般建筑物按8度设防,新建工程必须按国家颁布的《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建设。村内的公共绿地、广场及外围田野等开阔空间作为避震疏散场地,主要道路作为疏散通道。这类地块必须保证其通畅性,并保证足够的容纳场地,未经规划部门许可,严禁建设各种永久性、临时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2.
消防
根据相关规定设置消防栓,保证消防供水。保证道路的宽度和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规划区消防设计按防火规范要求设计,消防道路宽度≥4m,净空≥4m
保证消防供水设施的数量、水量和水压等满足灭火需要,保证消防车到达火场后能够就近利用消防供水设施,及时扑救火灾,控制火势蔓延。消防给水管网采用环状管网;沿道路两旁按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和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的规定,设置消防栓;保证管道压力在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米水柱,流量满足消防车用水需求;所有市政消火栓应设置明显标志。
村庄的各项建设特别是村民住宅建设要重点考虑消防,保证村民的安全。
3.
人防
在村庄内安排人员掩蔽工程,应设在居住适中的位置,其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00m。应依据北京市人防办公室关于人防工程维护使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做到平战结合,达到平时防灾,战时防护的作用。除建设必要的防护工程外,还应切合实际加强人防宣传,建设足够的警报设施,共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人防工作系统。
4.
防洪
根据相关法规和现状条件,屯佃村没有防洪要求,应结合河道治理对村内水系进行疏导。
(十一)住宅建设改造
本村现状住宅建设较密集,要重点考虑火灾的防范。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应对现状住宅进行适当改造,特别是对建筑密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安全。
农村住宅应考虑当地技术、现实需要、现状经济水平和未来发展,并结合村民生活生产情况进行设计,引导新宅按照适用、节能的原则建设,防止用地、住宅面积铺张浪费。
对现有住宅,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节能改造,减小村民生活负担。采用节能环保的做法,减小住宅外维护结构的面积,做到节约用地和保温节能。现有住宅可进行门窗、墙面等进行节能改造。
结合污水排放设施等的改造,改善厕所的卫生条件和住宅。农村住宅设计应考虑预留用地并留有建筑分期实施的条件,避免大拆大建带来的浪费。
住宅应利用现有成熟的施工做法进行建设,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以保证房屋安全。

 

(十二)村庄节点设计
1.
村庄入口节点设计
1)
在入口设置村庄标示牌,提升村庄的特征形象。
2
)在入口的东侧设置生态停车场,改善现有零乱的停车情况,整理好村庄入口的空间秩序。
3
)利用入口道路东侧闲置地安排公共绿地,建设休闲花园,方便村民休闲活动,并塑造良好的村庄入口景观。结合花园建设在路边设置宣传栏,用于村庄相关信息的展示。

2. 景观休闲带节点设计
1
)整治现有水渠,将其规划为一活水景观水渠,成为村内重要景观中心。
2
)水渠两岸主要以绿化为主,将其改善为村内重要休闲带。
3
)由北往南划分为4个节点,作为村民停留、休闲娱乐的场所,节点之间以绿化廊道联系。

3. 集贸市场节点设计
1
)对市场入口道路交通进行重新安排,结合功能设置进行规划;
2
)入口处设置宣传栏,便于相关信息的发布
3
)对市场内进行功能分区,东侧为批发区,中间三个大棚为普通零售区,南、西、北围合三区为固定商业区。
4
)整合使用现有公共厕所,并在东北角加设一个公共厕所,便于市场内使用。

4. 中心广场节点设计
1
、以周边商业服务设施和中心休息广场为主要功能,并组织中心广场周围交通;
2
、中心为主要的休闲绿化场地,面向超市设置了休息廊架,并放大了休息空间,便于村民休息和日常交流;
3
、西侧结合现有活动设施,规划为活动区,设置健身器材等供村民活动,以硬质铺地为主;
4
、在现有银行前设立了一个小花坛,四周的坛边设为可供人坐的木条边,提供休息空间。

网站地图